

智能可穿戴產品在科技產品玩家群體內的討論度也許很大,但在一般消費者的眼中他們并不是主要需求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智能產品對他們來說太丑了,智能手表肯定不會比傳統的機械表好看。
雖然在Moto 360出現以后這個現象似乎有所緩解,但大部分的產品就是長那樣:防過敏的橡膠表帶加上屏幕。今天筆者采訪了思乘創新的設計總監南方,他所在的團隊正在打造一個叫做“仕黛”的“珠寶”。他們在這件珠寶上添加了智能硬件的元素。
去年初的時候他所在的團隊打造了一個叫做PAI的產品,它的外形和Misfit有些像。他們在misfit手環的基礎上做了許多微創新,例如改變佩戴方式、軟件內容更新等。這個產品讓他們獲得了很好的反響。
“但是我們發現,這類手環的生命周期很短,用戶基本上佩戴幾個月就把他丟在一邊,粘性很低?!?/p>
粘性很低的主要原因是這類手環、手表對于用戶來說還是一個多余的飾品。他們必須為用戶找到佩戴這個產品的理由,所以他們就看上了珠寶行業。他們找了專業的珠寶加工團隊進行合作,并打造了一個帶有智能元素的珠寶產品。
“要求用戶佩戴手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但是對于某些人來說佩戴珠寶首飾是一個常態,那么這個產品對他們來說就有佩戴的理由?!?/p>
該產品能夠作為手鏈或者項鏈佩戴,并且他們在墜子里面加入了六自由度的動作傳感器。它可以記錄一般運動手環的數據,但他們將人體的動作細分,連靜坐也能夠記錄。
“我們主要是想把中國養身的概念引進里面,記錄用戶十二個時辰的所有動作。我們初步將以微信作為設備的接口,其實為的還是把智能硬件的概念弱化?!?/p>
南方認為珠寶行業和智能硬件是有嚴重代溝的。珠寶行業來自于很久以前的精加工技藝,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,即使按產業形成來計算,珠寶產業也已經存在幾百年了。
“珠寶產業一直是以外形設計為驅動慢慢地演變、進步,從設計角度來看,它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。所以如果我們把智能硬件硬做成珠寶的樣子,其實從外觀設計上是不合理的?!?/p>
所以他們選擇設計一個很好看的首飾,并把元器件加入首飾當中。但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,首先就是電池續航的問題,首飾的外觀會影響電池的大小,其他元器件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。
南方覺得他們并不是想取代其他智能穿戴式設備,而是給用戶更多的選擇,讓他們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外形。
“另外,我們也不覺得我們的產品是智能設備,我們做的是珠寶,所以我們在宣傳的時候也不多提智能硬件這類詞,而是用珠寶2.0來代替。我們認為這個產品對于珠寶行業、傳統工業設計行業來說是一次很大的跳躍?!?/p>
事實上越來越多廠家開始注意時尚度的問題,上面提到的Moto 360將智能手表的外形打造成機械表的模樣。Misfit也為Shine推出了專用的項鏈,也盡可能低擺脫了智能設備的影子。
由于該項目仍然在準備眾籌當中,所以目前還不能公布更多的圖片,但是筆者會在后面放出該產品的細節照。筆者也很期待南方所說的有智能元素的珠寶,也許我們可以不再看到低敏橡膠和LED燈了。
網頁鏈接
本圖片版權歸思乘所有,轉載請標明出處。




享一對一咨詢
